1978年邓小平访日,会见日本在野党领导人:我是来找长生不老药的
当时,年过古稀的邓小平,如旋风般接连走访了东北亚、东南亚等7个国家,这一系列的出访,除却向世界展现新中国和平共处、坚定开放的姿态外,更为我们积极寻求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当时,年过古稀的邓小平,如旋风般接连走访了东北亚、东南亚等7个国家,这一系列的出访,除却向世界展现新中国和平共处、坚定开放的姿态外,更为我们积极寻求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百年前的旧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混战不休,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风云变幻中,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甘为劳苦大众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
1978年12月的北京,西北风刮得人脸生疼。就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场关于理论工作的务虚会持续了整整两天。会场外,大家最爱聊的却是一件怪事——中央的理论刊物《红旗》,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集体失声”。
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洪学智再度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也是独一无二的六星上将。
当工作人员审查了金庸所有情况后,发现了两处地方存在不妥。邓小平听取了汇报后,只回复了四个字“不用管它”。
我们所见到的伟人所有的书信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特点,伟人亲笔写给邓小平的书信是比较少的,而楷书写给邓小平的书信,这是笔者唯一见到的,下面就分享给大家,希望你欣赏后,也能够从中获得启示,这封信的书信,在格调表现上是截然不同的,相信,你看到后,也会有一种被颠
叔叔的忙,是一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没有休止的忙。他忙着看报,看文件,看书;他忙着伏案疾书,写社论,写评论,写新闻报道;他忙着起草中央文件,替毛泽东起草电报,起草指示,替中央领导写讲话稿,参与中央决议和重要文献的起草。他一生都是这样永无休止的
1950年的清晨,北京,廖承志还没来得及翻开今日报纸,秘书递来一封陌生信件。信纸边角微微卷起,盖着澳门邮戳。廖承志愣了下,信封署名陌生,却落款称“舅父”。他一时没反应,翻开信,这才意识到,对方是戴成功,“是孙中山外孙女孙婉的女儿?怎么会给自己写信?”。气氛有点
62万人收看同一部电视剧,这不是偶然。说的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首播,两小时内,网络留言突破三万条。这剧,在短短几天里就点燃了大伙儿的讨论热情。有人问:一部电视剧,凭什么成了家家户户茶余饭后的话题?这到底只是怀旧,还是另有所图?到底是历史的再现,还是艺术的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上世纪80年代末,全球格局正闹得天翻地覆,东欧国家一个接一个变天,1989年波兰匈牙利这些地方政权就换了样子,紧接着1991年苏联直接解体,分裂成好几个独立国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获得者柴云振荣获"七一勋章"。由于柴云振在2018年12月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柴兵荣为父亲代领"七一勋章"。
那年的高考分为文理两科,文科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五门科目。
1977年外婆中风之后住进华东医院。直到去世,7年里她再没回过湖南路。“姨妈”不在这里了,身边工作人员也裁减了,但韩叔叔一直 留了下来。等到1984年外婆去世,后事处理完毕,他才离开。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因受到错误批判,携家人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度过了三年零四个月的劳动岁月。这段看似沉寂的时光,不仅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段低谷,更是他在逆境中坚守信念、沉淀思想、积蓄力量的关键时期。